欢迎使用协会管理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杭州市举办IT产业经贸合作论坛

   作者:

      10月14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信息化办公室会同市外经贸局、台办、上市办联合承办的IT产业经贸合作论坛在浙江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国内知名IT企业及台湾地区、本市重点IT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围绕基于宽带网络的软件增值服务这一新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宽带网络是新一代互联网科技的代表。作为互联网、IT、电信相互融合的产物,宽带网络的出现,使在传统窄带网上不能实现的多媒体应用、大量数据的自由交换,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基于宽带网络的互联网增值服务包括多方面内容。如:娱乐应用(电影、音乐、旅游信息及在线游戏等)、事件应用(对各类活动的现场模拟,在虚拟世界完成自身的愿望或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电子商务应用(应用各种上网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网上购物,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购物情境、产品展示)、新媒体应用(提供多媒体的新闻、天气及财经等方面的信息)、远程集会(具备互动功能的远程会议和教学、医疗等)。

      杭州宽带市场自2001年起步,2002年进入扩张期,经过近4年的发展,用户数已从3.9万户迅速发展到70多万户。杭州电信、杭州网通信息港、杭州联通、杭州移动、杭州通信、杭州铁通和世导科技等均能提供宽带接入服务。杭州电信采用xDSL和FTTx+LAN接入方式,于2002年初建立了覆盖市区及县(区)乡镇的宽带网络;杭州网通信息港于2002年上半年建成了基于IP技术的宽带城域网,采用“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十兆到户”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市区50万户家庭宽带网络的覆盖。无线宽带在杭州市星级酒店、酒吧、机场等热点区域实施了WLAN(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2004年以来,杭州市积极推进光纤到户(FTTH),在国内率先确定了FTTH的设备技术规范和光缆及工程技术规范,开展了FTTH试点和基于FTTH网络增值应用的推进工作,杭州网通信息港已在实验室环境下,以FTTH作为网络接入,对DVD质量的高清数字电视点播进行了测试,视频清晰度、稳定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杭州电信也在开展基于FTTH接入,在小灵通手机上实施监看家庭老人、小孩活动情况的应用。浙江天屹已开发出基于FTTH的IP电话,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发基于FTTH的视频应用。

      2004年,全市电信业务收入达到75.99亿元,固定电话用户360.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9.93万户,小灵通用户82万户,因特网宽带用户62.6万户。截止2005年7月,杭州的因特网窄带注册用户26.9户、宽带接入用户数为76.5万户。形成了铜缆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传输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网络,并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手段均达到较高水平,综合通信能力居全国省会城市前茅。

      目前,杭州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日益普及。电子政务:至2004年年底,63.8%的部门建立了部门业务系统,50%以上的部门实现了纵向联网,96.8%的部门设立了互联网网站,广泛开展了基于互联网的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审批、网上投诉咨询等多种应用。电子商务:以B2B信息服务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批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国内外著名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和信息服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全球纺织网”等;B2G、C2G电子商务已经初见成效,政府网上采购、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网上年检等业务相继推出,全市90%以上的纳税人通过“自助电子税务”系统或电话报税系统实行远程申报和缴纳税款;金融电子化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市是率先实施全国“银联”工程的5个城市之一,网上银行应用服务已有良好的开端。电子社区:采取以区为单位整体推进的办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区、街道(乡镇)、社区的三级联网,大力推进 “三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电信网)融合;建设了杭州市社区(市民)门户网站,通过在互联网统一展示杭州市社区形象,推进政务公开,提升社区服务,实现了在“1+N”模式下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开展了市民卡服务、社区事务、呼叫中心、数字电视频道、电子商务服务等具体业务应用。

      在宽带网络应用不断拓展的情况下,杭州市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前景诱人。据了解,未来几年,杭州市将加快发展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的电信运营业,继续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壮大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业,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

      2005IT产业经贸合作论坛是杭州投资合作周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副市长金胜山出席论坛并做了讲话

*版权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江省软件协会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