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协会管理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连续三年IDC认证第一!中电安科以AI技术为引擎,领跑中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

2025-07-04 14:21   作者: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

6月24日,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DC正式发布《IDC MarketShare:中国智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份额,2024:AI能力将融入审计全流程,赋能审计提质增效》报告。中电安科以显著优势蝉联中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份额第一,实现自2022年以来的三连冠。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电安科在工业网络安全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更以“AI技术深度融合安全审计”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技术驱动安全效能跃迁”的标杆示范。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与IT/OT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工控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IDC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智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规模达8.5亿元,同比增长5%。中电安科凭借“AI+安全审计”的融合创新,以13.4%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1


AI能力深度融入,重塑审计全流程


长久以来,传统审计手段面临三大挑战:海量工业协议解析能力不足、实时风险识别效率低下、跨系统数据关联分析滞后。中电安科工控安全监测审计系统通过以下能力实现审计效能跃升,让工控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变得“可知”、“可管”。




1


智能流量监测与实时告警

通过采集工控网络流量和工控协议深度分析,以及实时对比内置的流量特征库,实现实时流量监测、实时告警,帮助用户实时掌握工控网络运行状况。

2


关键事件智能识别与告警

基于工控协议深度解析和工控通信特征库,实现对组态变更、异常操控指令、PLC程序下装等关键事件进行识别和告警。

3


智能网络状态感知与动态告警

系统支持网络流量及状态白名单基线,当有未知设备接入网络或发生网络故障时,可以实时触发告警信息。

4


动态资产智能管理与可视化

通过协议分析和庞大的资产库资源,分析识别工控网络设备,自动生成通讯拓扑图并进行可视化展现(IP地址,通讯节点之间使用的工业协议等),实时监测设备的资源、端口工作状况。

5


智能策略自适应管理与信任防御

系统支持策略集中管理和在线下装,支持黑名单导入和白名单自学习功能,实时监测工控系统安全风险,通过智能学习技术,自学习生成白名单库,实现信任管理。

6


工控网络深度审计与溯源

基于工控协议深度解析结果,对工控网络中的所有活动提供协议和流量审计,生成完整记录。

7


智能日志分析与多维报表输出

记录访问日志及黑名单、白名单告警数据,提供多种格式的报表输出,便于工控网络行为审计,同时提供与第三方系统日志信息采集接口。







2


技术自主可控,筑牢关基安全防线




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领域,技术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安全与产业命脉的基石。中电安科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工控+国产化”、“工控安全+信创”等概念,构建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国产化技术体系,实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供应链安全可控,为关基行业提供安全保障。中电安科工控安全监测审计系统的研发基于全国产化软硬件平台,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先后通过了“飞腾”“麒麟”等多家主流信创厂商认证;该产品也是国内首批通过公安部“可信计算产品认证”的14大产品之一,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前已被浙江省经信厅评定为浙江省首台(套)装备。





3


收获市场广泛认可,守护关基安全命脉




自2022年以来,在IDC发布的《中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份额报告》中,中电安科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工控安全审计市场份额第一,更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工业互联网安全和工控安全领域的领导地位。凭借场景化安全能力与实战化防护经验,中电安科已赢得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度信赖,客户覆盖成百上千家行业头部企业。产品深度融入电力调度、油气管道监控、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核心场景,通过实时威胁监测、工业协议深度解析、全链路安全审计等能力,为关基行业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





4


结语:技术迭代是脚步,用户价值是归途




IDC报告指出,全球工业组织对OT安全的投入将在2027年前增长50%以上,同时,IT与OT的融合加速将推动审计产品统一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进程。面对这一趋势,中电安科将继续以AI技术为引擎,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可信的安全审计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筑牢工业网络安全防线,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电安科



阅读 37



*版权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江省软件协会微信公众账号